【国旗下的讲话】是零食还是毒品?鉴毒师亲手带你揭开毒品的伪装

  • 团旗飘扬|2022-06-27
  • 作者:学生处

  • 阅读量:424

分享

同学们,大家好!我是覃汉兵。我的职业是一名鉴毒师。过去,我们在警匪片里经常能看到这样一幕:毒贩在交易的时候,拿手指蘸一下白粉,然后放到嘴里去试一试,就可以辨别毒品。真的是这样吗?其实不然,真实的鉴毒工作远比这个繁琐。现实中,警察缴获的都只能算疑似毒品,而我们的工作就是要确定它到底是什么,而且不能有丝毫偏差,这不仅是检验需要,还会影响到后期对毒贩的量刑。正因如此,我们面对每一件检材都非常严谨,实验室里,我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化学试剂、高端仪器、防毒面具,这些都是用来鉴毒的“兵器”。凭借它们,分析师才能准确检验毒品成分、含量,精准打击毒品犯罪。

传统意义上的毒品,包括我们所熟知的海洛因、冰毒、大麻、氯胺酮等,在国家的重拳出击、严打严治之下,毒品的蔓延已经得到有效遏制。可是,狡猾的毒贩没有就此罢手,而是改变了制毒方式,在传统毒品的成分里动手脚,使得新精神活性物质叠加,制造出了一些所谓的新型毒品,试图规避法律对传统毒品的打击。

很多人被诱吸时,都是被那些“这不是毒品,不会上瘾”“吸了可以减肥”等花言巧语放松了警惕。事实上,新精神活性物质,对人体的危害比传统毒品更大。

那么新型毒品包括哪些?我们司空见惯的“奶茶”“饼干”“瓶装饮料”等等,看起来,这些就像是再普通不过的零食了。这些毒品极具时尚性、伪装性和迷惑性,不仅可以“化妆”为多种形态,而且仗着无色无味的优势,即便添加到食物里也让人难以察觉。

比如说“奶茶”,我曾亲自检验过办案单位送来的“奶茶粉”。闻着香味,和普通速溶奶茶粉没有任何区别,都是香香甜甜的味道。可是一经检验,在它的甜美外表下,却含有海洛因、冰毒和氯胺酮。这会让吸食者一边在短时间内极度兴奋,一边快速成瘾,可见贩毒者心思之恶,令人生寒。

再如“大麻饼干”,看起来金黄可口,入口酥脆,还伴有浓郁的奶香味,可它们里面竟含有毒品大麻成分 。经研究发现,18岁以下未成年人如果长期吸食大麻,会永久性降低一个人的智商,还会造成严重的精神分裂、双重人格、记忆力丧失等心理成瘾状态。

我们在工作中发现:有的青少年接触到新型毒品是在娱乐场所被引诱,懵懂之中踩入了陷阱;有的却是“躺着中枪”,完全被算计了。我曾检测过一款包装时尚的饮料,名为“咔哇潮饮”。前两年,这款网络饮料风靡全国各大娱乐场所,喝过这款饮料的消费者在网上点评“喝多了,很嗨。”当时很多人猜测饮料中是否含有违禁成分,我们一经鉴定,果然发现玄机:这款饮料中包含“γ—羟基丁酸”。这是国家一类精麻药品,滥用“γ-羟基丁酸”会造成暂时性记忆丧失、恶心、呕吐、头痛、反射作用丧失,甚至很快失去意识、昏迷及死亡,与酒精并用更会加剧其危险性。

同学们,那些诞生于制毒工场,在阴暗里存活的新型毒品,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。新型毒品一直在更新换代,我们呼吁青少年,杜绝出入娱乐场所;对不熟悉的、包装稀奇的酒类、饮料、零食,最好别喝;免费送的东西一律不吃,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!

新型毒品花样百出,我们就得见招拆招。如今,有了“黑科技”的加持,警方的禁毒验毒能力也在不断提升。设想,如果我们把一粒芝麻丢进湖里,还能找到吗?显然,难度很大。但是,如果将一粒芝麻大小的毒品投入湖中,通过黑科技,我们不仅能查出湖水中有没有毒品,毒品的种类、浓度,甚至还能溯源倒查出吸毒人员的详细住址、吸毒时间等很多信息,这就是污水验毒。

人吸毒后,通常会有排泄物产生,并进入城市污水中。制毒更会产生大量含有毒品的污水。通过对特定区域生活污水中毒品及其代谢物含量进行抽样检测,结合污水水质参数和污水处理厂服务人口数量,就能推算出这一区域吸毒人群规模、毒品消耗量等,进而评估该区域毒情形势。目前,长沙公安机关已将“污水验毒“技术应用到长沙每一个区县。每季度,会进行两次常规抽样检测。在一些重大的节日和重点片区还会进行动态检测,为禁毒实战、治理决策提供精准实时数据,确保违法行为无处遁形。

面对形形色色的毒品,我们该怎么办?最主要的,是我们要揭开毒品的伪装,不听涉毒者的谎言,坚决不吸第一口。最后,如果大家发现涉毒的线索,在确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,请直接拨打110进行举报。禁毒之路任重道远,我们有信心、有能力、有把握打赢禁毒这场人民战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