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国旗下的讲话】厉行节约,反对浪费

  • 团旗飘扬|2022-04-18
  • 作者:学生处

  • 阅读量:729

分享

各位老师们,同学们:

大家早上好!我是高二年级的蒋宁波老师。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:《厉行节约,反对浪费》

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过这样一个故事:一家杂志社举行打造节约型社会有奖征文活动,应征的稿件堆积如山。作者中不乏专家、名者,也有很多真知灼见。但出人意料的是,特等奖却由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学生获得。为什么呢?因为他是唯一一个把征文稿件打印在正反两面纸上的人。

听完这个故事,我想有一些人会对此感到不屑吧,那是因为他们对奢侈浪费的现象已经见怪不怪了。我们时常看到,有些人只不过是洗洗手,却把水龙头开得很大;时常看见在空无一人的教室里风扇还在呼呼作响;时常目睹美酒佳肴摆了一桌,顷刻间却成为垃圾。历览前贤国与家,成由节省败由奢。自古以来,我们中华民族就以节俭节约为荣,奢侈浪费为耻。试问,当节俭被放入史册,当浪费成为了时尚,我们不该感到悲哀吗?

波斯诗人萨迪曾说过:“谁在平日节衣缩食,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,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,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。”泱泱中华民族,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,经久不衰;优良的传统文化,历经数年的文明传递,至今仍绚烂不已;颗颗优质稻谷,历经数千次的科学钻研,可谓是千里飘香。勤俭治国的尧,受人民敬仰,被称颂万世;出生农家的毛泽东,以身作则,树立榜样;埋首田间的袁隆平毕生奋斗,造福人类。

一个没有勤俭节约、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难以繁荣昌盛;一个没有勤俭节约,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社会难以长治久安;一个没有勤俭节约、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;同样,一个没有勤俭节约、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人也难以有所建树。然而,要改变这一切的一切,只需要我们的举手之劳,只需我们一点点的节约意识。聚沙成塔,集腋成裘,“泰山不让土壤,故能成其大;河海不择细流,故能成其深。”勤俭节约尽管贡献的只有一点一滴,但是事实证明,长期坚持、持之以恒,就能创造出大收益。这是与我们每个公民息息相关的。例如,我们节约用纸,并将废纸回收,1吨废纸可以重复利用出0.8吨新纸,这便可以少砍17棵大树,节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场空间,还可以节省一半以上的造纸资源,减少35%的水污染;我们节约用电,可以降低电力负荷,可以节约发电厂烧煤矿的数量,同时又可以减轻空气污染。不仅仅如此,2022年4月也是第34个全国爱国卫生月,全国爱卫办、中央文明办、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办确定今年的活动主题是“文明健康 绿色环保”。文明健康,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指的是人们在衣、食、住、行、等日常生活中,要遵循“勤俭节约、绿色低碳、文明健康”要求的生活方式。

那么,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,到底该怎么做呢?

首先,要增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自觉意识,深刻认识到我国面临的严峻的资源形势,增强节约资源的自觉性,努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,牢固树立“节约光荣,浪费可耻”的观念;

其次,要积极参与此类的宣传活动,深入周围的人民群众,宣传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大意义,使自己所在的片区形成良好的节约风尚;

最重要的是,我们应该身体力行,厉行节约、反对浪费,付诸实际行动,从身边的小事做起,牢固树立“节约资源,人人有责”的意识。

在日常生活中,有很多的地方都需要注意:比如,空调的温度调到26摄氏度,可以节省电能,尽量不用一次性筷子,可以节省森林资源,吃饭的时候一定要量力而行,吃多少盛多少,在餐馆时吃不完的可以打包带回,节约食物。勤俭节约,绿色环保

勤俭节约,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。古人云: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之不易,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。”当你们看到农民伯伯在炎炎烈日下忙碌流下的汗珠时,你们是否能体会到每一粒大米的来之不易?当你们听到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”这短短的一句,连小朋友都会背诵的古诗词时,你们是否会为自己的浪费感到一丝羞愧?同学们,行动起来吧!节约每一粒米,每一种食物,食堂贴的“光盘行动,从我做起”从来不只是一句简单的口号,而是时时刻刻提醒你们的标语。行动起来吧,珍惜每一粒粮食,就是尊重每一位劳动者;珍惜每一粒粮食,就是珍惜每一天的幸福生活;珍惜每一粒粮食,就是传承每一份关爱。

碗中的米是汗水,碗中的汤是心血,纵观历史,大到邦国,小到家庭,无不是兴于勤俭,忘于奢靡。古往今来,成功的创业者大都经过艰苦奋斗阶段,所以都很勤俭节约。但是对于守业者来说,则正好相反,他们没有经历过创业的艰辛,容易贪图奢侈享乐,最终的命运必然是事业的衰败,国家的灭亡。这是几千年历史所昭示的真理。

崇尚节俭,合理消费,做到“以勤养志,以俭养德”,杜绝铺张浪费,拒绝盲目攀比,做到把节约当成“举手之劳”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。作勤俭节约风尚的传播者、实践者、示范者,让“节约光荣,浪费可耻”的理念在师大二附中校园里蔚然成风。